全国服务热线:15680488886

新闻资讯

行业资讯

广东找人寻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联系人:段探长

电 话:15680488886
地 址: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大沙北路8号

行业资讯
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 >

收集的出轨证据为什么不被法庭采用?

发布时间:2025-04-28人气: 0

       在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,出轨证据的采信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。许多当事人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收集配偶出轨的证据,却在法庭上遭遇"证据无效"的尴尬局面。这种现象背后,涉及证据合法性、证明力、隐私权保护等多重法律问题,需要从司法实践角度进行全面解析。
       一、证据收集手段违法导致证据无效
       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无效证据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视听资料。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〉的解释》第106条规定,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、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获取的证据,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。具体表现为:
       1. 私装窃听窃照设备:在配偶车辆、办公室或包内放置录音笔、GPS定位器等,这种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。2023年浙江某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中,原告提供的车内录音因系秘密安装设备获取而被排除。
       2. 破门而入拍摄捉奸:未经允许强行进入宾馆房间或他人住宅拍摄,不仅证据无效,还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。北京朝阳法院2024年判决的一起案件就驳回了破门拍摄的床照证据。
       3. 网络黑客行为:通过盗取微信、QQ等社交账号密码获取聊天记录,这类电子证据因取证手段违法被排除的案例在2022年广东地区占比达37%。
       二、证据形式不符合法定要求;有效的证据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,常见问题包括:
       1. 电子证据未做公证:微信聊天记录、电子邮件等电子数据应当经过公证机关公证。江苏南京中院2023年数据显示,未公证的电子证据采信率仅为28.6%。
       2. 照片视频无原始载体:提交的照片视频应当保留原始存储设备,仅提供打印件或拷贝件的证明力大幅降低。上海某区法院2024年判决指出,无法出示原始手机的录像不能作为定案依据。
       3. 证人证言存在利害关系:找亲友作证对方出轨,因证人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,其证明力需其他证据补强。湖南长沙法院2023年统计显示,单独使用亲友证言的采信率不足15%。
       三、证据内容证明力不足;即使证据形式合法,其内容也可能无法直接证明出轨事实:
       1. 暧昧聊天记录:诸如"想你""爱你"等暧昧用语,法院通常认为不能直接证明发生性关系。2024年天津高院发布的典型案例指出,暧昧信息需要其他证据形成链条。
       2. 亲密合影:牵手、拥抱等亲密行为照片,不能等同于证明婚外性关系。浙江杭州法院2023年判决认为,亲密行为需达到明显超出正常交往程度。
       3. 宾馆开房记录:仅有共同入住记录而无其他证据佐证,不能直接推定发生不正当关系。北京西城法院2024年某判决指出,开房可能有其他正当理由。
       四、证据与待证事实关联性弱;证据需要与待证事实具有直接关联,常见问题包括:
       1. 时间跨度大的证据:提交多年前的出轨证据,法院可能认为与当前婚姻状况无关。福建厦门中院2023年裁定指出,五年前的出轨证据与现时感情破裂关联性不足。
      2. 非持续性的证据:单次出轨证据可能被认定为偶然行为,不足以证明感情完全破裂。山东青岛法院2024年判决认为,偶发出轨与婚姻法规定的"重婚或与他人同居"存在程度差异。
       3. 间接证据未形成链条:多个间接证据如单独看都难以证明主要事实。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指出,间接证据需要形成完整证明体系。
       五、隐私权与举证责任的平衡;法院在采信出轨证据时需要平衡多方权益:
       1. 未成年人保护:涉及子女抚养权争议时,过分暴露出轨细节可能损害未成年人利益。2024年上海某法院在判决中明确排除可能影响子女成长的证据。
      2. 案外人隐私权:出轨证据中涉及第三者的个人信息,法院可能要求做技术处理。广东高院2023年规定,涉及案外人隐私的证据需隐去可识别信息。
      3. 举证责任分配:根据"谁主张谁举证"原则,主张对方出轨的一方需承担举证责任,但证明标准不宜过高。2024年北京三中院判决指出,证明只需达到高度可能性标准。
       六、实务中的有效取证建议;基于司法实践经验,建议采取以下合法取证方式:
       1. 对方自认的书面材料:出轨方书写的保证书、道歉信等直接证据,在2023年江苏法院统计中采信率达92%。
      2. 合法途径获得的公开行为:在公共场所拍摄的亲密行为视频,2024年浙江法院案例显示其采信率为68%。
      3. 警方处警记录:因嫖娼等行为被公安机关处罚的记录,在离婚诉讼中可直接采信。北京海淀法院2023年数据显示,此类证据采信率为100%。
      4. 银行转账记录:给第三者的大额财物赠与凭证,配合其他证据可形成证据链。广州中院2024年判决认定5200元等特殊金额转账具有证明力。
      七、证据运用的诉讼策略
       1. 合理确定诉讼请求:出轨证据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影响,2023年全国平均支持金额为5000-50000元不等,北京上海等地较高。
       2. 财产分割的运用:虽然出轨不影响财产分割原则,但法院可能酌情多分无过错方5%-20%财产。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此类裁量幅度。
       3. 举证期限把握:应在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,逾期可能面临证据失权。2023年湖南某案件因超期举证导致关键证据未被采纳。
        出轨证据的司法认定是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间的平衡艺术。当事人应当树立合法取证意识,避免"证据变罪证";法院则需要在保障婚姻自由、维护家庭稳定和保护个人隐私之间寻求平衡点。随着2024年家事审判改革的深化,关于出轨证据的审查标准正朝着更加精细化、人性化方向发展,既不放纵违背忠诚义务的行为,也不鼓励过度侵犯个人隐私的调查方式。最终目的是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婚姻纠纷,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。

标签:

推荐资讯
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5680488886

微信咨询
广东找人寻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返回顶部